【正文】威远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值班学生职责 1、负责收集本班学生饮用的牛奶,并检查品种和数量。否则,一旦发生食品卫生事故,将追究学校主管责任,情节严重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威远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牛奶饮用标准 1、领取牛奶时,检查是否有中国学生喝牛奶的标志。 5、学校将派相关人员保护现场,保留向学生供应的食品,并立即封存可疑食品和食品样本。管理者将对疏忽和错误承担责任。威远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档案管理制度 1、学校营养餐档案由分管教师建立和管理。 3、每月定期检查供应商提供的证书的有效性。如发现即将过期,学校应及时要求供货商进行年检或补新有效证件。 3、将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、领导机构、管理制度、管理人员、工作人员、经批准的学生实名名单报教育局审核备案。 8. 学籍样本应于学期末交学务处存档备查。 《营养餐》发放登记簿及汇总表存放于生活部并存档备查。 4、发放要求:“营养餐”专人负责,定时定点发放。 5、老师用剪刀消毒后,将奶袋剪开,一一分发给学生。严禁学生用牙齿咬书包。 8、严禁携带“三无”食品入库,严禁非指定品牌入库,严禁变质、污染、损坏的食品入库,严禁非库管理人员入库从进入仓库。
3、堆放要求:离墙、离地、限高、正面朝上。 3、加工早餐食品前,检查早餐食品是否有破损,并将外壳冲洗干净。威远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验收管理制度 1、供应商将“营养餐”食品交付学校后,应向学校接收人员出具本批次食品质量检验报告副本。 4、学校必须与招标确定的供应商签订按时供货、保质保量的责任合同,否则不予认可。一些谣言也应及时澄清,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。联系家长。 4.应急响应报告制度。按照早预防、勤检查、早治疗的原则,一旦发生突发事件,迅速反应,及时准确处理。 《营养餐》发放登记簿及汇总表保存于总务办公室并存档备查。 4、发放要求:“营养餐”由专人负责,定时、指定地点发放。 7、管理人员应随时保存营养餐工作档案,并注意防止盗窃、火灾、丢失。 9、因其他原因变质、酸败、发霉的食品,不予转入下一道工序加工。学生营养餐项目卫生管理制度 1、必须通过正规渠道进货,供应商必须持有有效卫生许可证。 4、“营养餐”食品分开存放。 6、检验完毕后,供应商填写供货单一式两份并加盖供应商公章。双方签字确认后,双方各持一份,完成“营养早餐”食品交接手续。 6、教师指导并检查学生吃鸡蛋前先剥皮,以免蛋壳卡在喉咙里。 10、患者被送往医院后,相关人员或教师应前往医院表示慰问、安抚患者。
学校安排人员配合医院和医护人员妥善救治患者,并派人员前往医院看守中毒患者。有任何情况都可以及时报告、解决、处理。 3、饮用要求:“一洗三查,慢慢喝”。一洗:饮酒前洗手;三检查:检查外包装(吸管是否脱落),检查包装是否鼓胀、渗漏,检查出厂日期和保质期。 7、如果发现喝奶有问题,请立即联系学生奶主管。 5、管理实施学生喝奶定点企业与学校的具体推广协调工作。 5、留样登记时,必须真实填写留样食品的类别、名称和留样时间。 “营养餐”发放人员确认并签字。 2、发放时间:“营养餐”将在课间运动时间发放。 5、如遇紧急情况,应收集相关材料并归档备查。 7、建立专门的仓库进出检查登记制度,保证经常进出、先进先出,定期清仓检查,防止食品过期、变质、霉变,及时清理不合格的食品。满足卫生要求。 10、严格进行食物领取,工作人员根据实际需要签收食物。堆放时不能直接堆放在地面上。需要放置在离地的架子上,并放置在专用托盘上。 4、及时对送来的鸡蛋、牛奶、面包等食品进行看、闻、尝,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。 4、教师应组织学生分发食物前洗手,养成良好的就餐卫生习惯。相关人员前往现场维持秩序,并关闭学校大门,防止外人涌入学校,影响正常的急救工作。 3、努力维护学校稳定。全体教职员工要统一认识、统一思想,做好舆论引导和对家长的安抚解释,避免教师、学生、家长等人员产生不必要的恐慌,造成混乱。
只有带有此标志的牛奶才是真正适合学生饮用的牛奶。 5、积极与家长沟通,及时解答家长的疑问。 3、汇总学校订单,接收产品,检查质量,安排安全储存,课间按班向学生发放牛奶。 3、“营养餐”食品入库后,管理员随机抽取食品样品留存。其他事项参见《学生营养餐配餐制度》。 10、借阅档案须经学校领导批准,并办理借阅登记手续。借款人必须妥善保管原始档案,使用后及时归还。 3、学校制定的各类营养餐管理制度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、组织领导机构等材料必须装订备案。 5、不购买变质、发霉或其他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。 8、严禁携带“三无”食品入库,严禁非指定品牌入库,严禁变质、污染、损坏的食品入库,严禁非库管理人员入库从进入仓库。 3、堆放要求:离墙、离地、限高、正面朝上。学生营养餐项目食品验收管理制度 1、供应商将“营养餐”食品交付学校后,应向学校接收人员出具该批次食品质量检验报告副本。学生营养餐发放及消费制度 1、学生“营养餐”的食品发放由校内指定人员分发给教师,再由教师分发给学生。 9、班主任将组织剩余学生返回教室,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,避免造成其他后果。 4、呕吐有利于毒物排出。病人呕吐时,严禁止吐。 3、饮用要求:“洗一次、检查三遍、慢慢喝”。洗一次:饮酒前洗手。
7、如发现饮用问题,请立即联系学生奶管理员。 5、管理实施学生喝奶定点企业与学校的具体推广协调工作。 5、留样登记时,必须真实填写留样食品的类别、名称和留样时间。 “营养餐”发放人员确认并签字。 2、发放时间:晨练后发放“营养餐”。营养食品不得累计或代他人领取。 2. 分离并保存“营养餐”食品的样品。 2、协助校长传达国家“学生饮奶工程”的工作要求。 4、做好如何正确喝奶的宣传,监督指导废袋回收。学生营养餐项目喝牛奶的标准: 1、拿到牛奶时,应检查是否有中国学生喝牛奶的标志。学生营养餐项目安全报告及处置制度 1、一旦发生食物中毒,知情者必须第一时间通知学校负责人,并及时组织教师及相关人员对食物中毒人员进行抢救和救治,并尽可能就近、相对集中地进行治疗。抢救治疗。 7、学校迅速通知班主任和老师到现场安抚学生,并尽快联系医务人员到现场提供急救方法指导。 4、对贪污、挪用、截留、克扣蛋奶项目资金的,依法依规追究。情节严重的,移送司法机关查处。 6、学校为每个班级统一配备篮子、篮子或塑料袋,用于发放营养餐。学生营养餐项目食品储存制度 为保证营养餐食品储存管理规范、责任明确,制定如下制度: 1、“营养餐”仓库专门设计,并由专人管理。库存管理和分配必须遵循“先入先出”的方式。出”的原则。
5、营养食品入库时,必须核对并保留订单单及同批次质检报告复印件,检查食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,并如实填写食品的品种和数量。仓库,包括食品名称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。 、储存时间等。 2、供应商在签订购销合同前必须提供有效的卫生许可证、检验检疫证明或实验室检测单复印件。十、营养餐食品储藏间不得存放营养餐食品以外的其他物品。 8、管理人员应随时收集、整理营养餐项目材料,并及时归档。管理员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组织和分发。 《营养餐》发放登记簿及汇总表存放于生活部并存档备查。 8. 学籍样本应于学期末交学务处存档备查。 2、做好本班学生点饮奶的统计工作。 4、饮酒时,应协助班主任管理,禁止学生无规律饮酒。 4、及时回收垃圾袋:饮用后,将空盒四个角打开,轻轻压紧,放入专用垃圾桶内。六、学校领导及相关人员要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学生、家长、社会各方面工作,对发生食物中毒的学生进行一一排查,包括主要症状、最早发生时间等发病情况,并在 24-48 小时内如实解释。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,如以往的用餐情况等,使学生能够积极配合医院医护人员的治疗,遵守医生的指示,争取早日康复。学生营养餐发放及消费制度 1、学生营养餐发放由学校指定人员分发给教师,教师再分发给学生。
9、学校随时检查各班级的就餐过程。对不按程序、不执行制度的,将给予批评教育,情节严重的,按照有关学校制度追究责任。门口挂防尘帘,窗户安装防尘网,防尘、防潮、防虫、鼠、蚊、蝇。 7、发现腐败、污染、损坏的食品,必须及时处理。生产质量问题必须立即报告。实物应当留存处理,并保存检验记录。 4、如发现供应商未能在规定期限(一个月)内提供有效证明的,将暂停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,待证明齐全后方可考虑购买其商品。 2、上级部门下发的有关营养膳食的文件、通知、通报、讲话、检查记录、整改意见、措施等必须存档备查。九、档案信息必须真实、准确,为各级主管部门检查营养餐项目实施情况提供详实的信息依据。营养食品不得累计或代他人领取。 2. 分离并保存“营养餐”食品的样品。 2、协助校长传达国家“学生饮奶工程”的工作要求。 4、开展如何正确喝奶的宣传工作,监督指导废袋回收。学生营养餐项目喝牛奶的标准: 1、拿到牛奶时,应检查是否有中国学生喝牛奶的标志。 2、立即电话向学区报告,报告中毒情况、发生时间、主要症状、中毒人数等。 8、聚集患者,以便组织车辆快速转运。 3、班主任应定期为学生提供生活指导、健康教育等,负责就餐时的秩序,监督整个用餐过程,实行集体用餐、统一督餐,防止学生留餐、弃餐。餐食等,发现者将受到严厉处罚。
2、收货人根据报告核对食品品牌、生产日期、产地、保质期,检查是否有变质、过期、污染、劣质、破损、少量、伪劣产品,并清点种类以及食物的数量。奶堆距离墙壁30厘米,奶堆之间的距离为50厘米。九、合格食品因储存不善而变成不合格食品的,管理人员承担主要责任,学校承担管理责任。 6、运输车辆、容器应专用,严禁与其他非食品物品混运。 4、学校领取、发放鸡蛋、牛奶等材料必须及时归档,并按自然月存放。第四章:学生营养餐分配管理制度 学生营养餐分配管理制度 1、分配对象:所有在我校就读的学生均可享用“营养餐”。 “营养餐”发放人员确认并签字。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,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防控和处置工作实行法制化管理。一旦发生事件,班长应及时向领导班子(组长或成员)报告。领导班子成员要及时赶赴现场,分析事件性质和状况,随时报告事件进展,采取力所能及的措施。控制工作,对事故原因进行初步检查,必要时保护相关现场。班组长要当机立断,立即启动学校应急预案,组织救援行动,彻查事故原因,调查发病情况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mingze8.com/html/tiyuwenda/9334.html